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近二三十年來,地球與環境科學裡的許多研究人員,強調人類活動對於地球大氣以及地球溫度造成的影響,加上社會風潮推波助瀾,出現了所謂「全球暖化」的說法,當然對於地球溫度的是否變暖,由於指標設定問題,以及後來地球溫度的起伏不定,還是引起一些爭辯,現在比較主流的說法變成為「極端氣候」,這個說法是,近年地球氣候的極端不穩現象,主要肇因於人類活動的影響。

最近在地質科學學界的一個大事,便是要決定,是不是人類的活動已經在地球地質世代的過程軌跡中,畫下了一個明顯不同的印記,因為這個印記是人類大量活動所造成,因此有人提議這個地質的世代紀元叫做「人類世」。

不令人意外,最早提出「人類世」(Anthropocene)的,正是出於認定人類活動已對地球造成巨大影響的科學家,這個提議的荷蘭科學家克魯岑(Paul Crutzen)可說大有來頭,他不但是一位知名的化學家,也由於對臭氧層破洞問題的形成原因,有主要貢獻,在1995年得到諾貝爾化學奬。

臭氧層破洞問題,可以說是人類以科學的線性思維,對於複雜地球大氣現象最為成功的一個解釋模式,由於所牽涉的人類利用冷媒問題相對單純,也有一個相與配合的全球環境意識風潮,形朔出一個科學改變地球環境的美好範例,人類能夠扭轉地球變化的意念也因此深植人心。

克魯岑當然也是全球暖化看法的倡議者之一,他也堅信,目前顯現出來的地球溫度變化,與人類活動造成的二氧化碳和甲烷排放量增加,直接相關。因此2000年克魯岑和另外一位科學家就公開提議,鑑於人類活動已經造成的巨大影響,應該在地球地質定年紀之中,加上一個「人類世」,他們認為,這個地球新紀年應該由近代科學造成工業革命的十八世紀開始算起,他們還設定以瓦特發明蒸汽機的1874年作為起點。

負責決定地球地質年代紀年的,是一個國際地層委員會,這個委員會主要由地質學家組成,他們在2008年做了一個決定,確定了地球地質年代的一個新的紀年「全新世」,「全新世」是屬於過去250多萬年地質年代的「第四季」,地球在「第四季」中溫度上下起伏,經歷過許多個小冰河期,「第四季」中主要的地質紀年是「更新世」,而「全新世」則是由一萬一千七百多年前的上一個小冰河結束之後算起。

地質學家過去決定地球年代的紀年,完全是根據地球地層資料來做決定,這些地層的資料包括地球岩層的累積,海床的沉積,冰原上挖出取得的冰柱以及其他地質上的沉積物,這些地質的證據需要長時間累積,確定證據存在時間也很不容易,因此地質的定年過程冗長緩慢,也常引起爭論,以「全新世」來說,就是靠著由格陵蘭冰原上挖出來,一根長達1400多公尺冰柱中的暖化紀錄,確定上一個小冰河期終止年代後才確定的。

雖然由十九世紀就有人倡議在地質紀年中的「人類世」,但是由於其中不確定性很多,一直沒有能夠成案,近年來由於全球暖化議題沸沸揚揚,受到舉世矚目,克魯岑的倡議順勢而起,又使用諸如人類已「造成地球升溫,海平面上升,臭氧層破損以及海洋酸化」的感性訴求,不但在社會上引起熱烈回應,甚至相對來說行事謹慎的地質學家也有人呼應,向國際地層委員會提議考慮「人類世」紀年的想法。

對於「人類世」的開始時間,除了克魯岑提議的工業革命,也有人提到五千年前人類開始農業和畜牧,以及三千年前的開始採礦,但是這些活動卻都沒有在地球演變中留下明確的地質印記,另外一些人則提出更近的一個時間點,那就是20世紀的原子時代,他們認為冷戰時代多次原子試爆,在地球沉積留下了大量放射元素,另外工業製品和化學產物也留下印記,因此甚至提議以19451716日,頭一個原子裝置的試爆成功作為「人類世」的起點 

但是目前在主流的地層研究領域,對於建立一個「人類世」紀年的看法還是相當保留,認為建立一個新的地球紀年並不是一個流行文化問題。一個關注比較長時間尺度的地層古生物學家說的很好,「過去七十年在深海底層的沉積,厚度還是不到一釐米」。他的「將現在及未來一些事物來作為地質定年並不恰當」說法,以及認為可以等一千年再來做決定的看法,都顯現出一種謹慎其事的智慧。

近些年來,全世界沸沸揚揚討論不休的所謂「全球暖化」問題,正是一個以相對短暫時程現象,來論斷至少有四十億年歷史地球週期的思維。當前面對這個問題的惶惶不可終日,以及因之而要採取各種作為,希望扭轉所謂「地球暖化」的作為,表面看起來,似是服膺自然保護環境的謙遜之舉,但如果往內裡本質探究,其實是一種不自覺的傲慢思維,那就是地球是可以被我們控制的,我們將地球弄暖了,當然也就能把地球變冷。

人類各個古老文明歷經歲月長河,漸漸習得的共同智慧,乃是人類必須與自然宇宙和諧共處,人類文明中只有近代科學文明,是要控制自然駕馭宇宙,而過去數百年的經驗,也讓人類生出傲慢的信心,認定科學力量的足以倚恃。「人類世」與所謂的「全球暖化」,都顯現人類因近代科學而有的傲慢及面對宇宙自處的荒謬性。
老子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確實是有深遠智慧的。

话题:



0

推荐

江才健

江才健

81篇文章 5年前更新

《知识通讯评论》发行人兼总编辑;并在台湾大学新闻研究所以及台大、中央、阳明、辅仁大学讲授“科学在文化中的定位与挑战”课程;台湾科技大学驻校副教授级专家。作品有:《大师访谈录》、《物理科学的第一夫人—吴健雄》、《规范与对称之美—杨振宁传》(获2003年科学类著作金鼎奖)、《科学梦醒》(获2010年金鼎奖最佳专栏写作奖、2011年获第三届星云真善美新闻传播奖、传播贡献奖)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