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今年十月中,諾貝爾獎依例公布本年度的獲獎者,那時在華文的網站中,流傳著一個可能得到今年諾貝爾物理獎的人選,就是目前在美國史丹福大學的物理學家張首晟。張首晟之所以被選擇,主要是根據湯姆生-路透出版公司對於科學論文的引用排名,當然今年的諾貝爾物理獎並沒有頒給張守晟,得獎的是研究發光二極體的三位日本科學家。

今天科學界十分流行的「科學引用指數」(SCI) ,是五十多年前由美國學者加菲爾德(Eugene Garfield) 發表,後來他在美國費城成立「科學資訊研究所」(ISI) ,開始出版科學論文的SCI資料,也漸漸的成為科學學術界一個衡量的標準,現在「科學資訊研究所」已經為湯姆生-路透出版公司擁有。

就像開創SCI的加菲爾德所說,SCI只是一個資料數據庫,不適合用這個來衡量科學的水準,雖說如此,現在許多國家的科學學術界,還是把SCI當作一個衡量科學水準的指標,也引起了許多的爭議。

前不久英國科學期刊《自然》刊登一篇專文,討論從1900年以來,百多年來被引用次數最多的前一百篇科學論文,結果發現,許多最為重要的論文,譬如一般公認二十世紀最重要的論文,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就不在其中。那篇文章也分析,許多論文的受到大量引用,各有不同的道理,有的是因為論文是一個重要的製作程序,另外不同領域也各有不同的領域特質,譬如生物醫學領域互相引用的次數,就遠比物理學多的多。

SCI成為衡量科學水準的一個客觀指標,和二戰之後政府的大力支持科學研究,密切相關。由於政府持續支持科學研究經費,科學研究人數也不斷增長,為了衡量這些研究人員的科學表現,SCI就被拿來作為一個可靠的客觀指標。

在不同的國家,SCI這個標準也有不同的地位,一般來講,愈是原本科學研究根基相對薄弱,對SCI的重視程度就愈高,原因很簡單,一個原本學術傳統根基不足的地方,無法自己建立起一個有共識的評核標準,那麼SCI那樣一個有相當歷史,有清楚統計數據的標準,自然就成為大家奉為圭臬的一個至高標準了。

SCI有其嚴整的統計方法,但是它只能反映一種數量的指標,難以衡量真正的學術內涵品質水準,因此過度強調這個標準,就要造成許多的問題,這些問題已經出現在當今世界的科學學術領域,當然也出現在台灣、香港以及中國大陸的華人學術世界,造成問題,引起議論。

這個SCI會成為一個學術界重視的標準,背後還有一個思想的根源,那就是科學研究以及成果發表的正當和必要性。二次大戰美國拜科學研究之利,產生了贏得最後勝利的原子彈,戰時主管軍事科技發展的工程專家布希(Vannevar Bush),戰後應美國政府之請,撰寫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文件,文件的題目是〈科學:沒有止境的疆界〉,這個文件提倡的一個由國家支持科學研究的概念,影響深遠,至今猶在。

五十多年前,布希的這一個文件之所以能引起廣泛共鳴,有兩個道理,一個是有利的客觀時間因素,二戰結束之時,除了有科學在戰爭中產生出原子彈和雷達的表現,稍早更有潘尼西林的發展成功,整個社會對於科學,自是一個樂觀的看法,另外布希在他發表的那個文件中,捨棄了稍早常用的「純粹研究」,改用一個更容易為一般人領會的「基礎研究」,讓社會大眾相信,只要在「基礎」上投資足夠資源,就會在實際應用方面帶來巨大的好處。

這個思維對不對呢?不能說完全不對,因為大半個多世紀來,在這個發展模式中,確實也得到許多實際有利的技術好處,也因為其中確實也有些成功的例子,這個模式便如滾雪球一般,日益發展成一個膨巨的群體,而依靠SCI來「擇良去莠」,就成為必然的選擇了。

二戰之後隨著科研體系的擴張,也影響而造成大學體制的擴張,原本小規模象牙塔式,以教學為主的大學,逐漸向著研究導向的方向發展,其中所形成的一種競爭機制,更讓大學競相標榜其研究特色,發展至今,事實已造成「為研究而找題目」的浮濫情況。

光看美國生物醫學研究的例子,它曾經是美國科研體系大力投資的方向,由於一度經費增加過快,許多探究不可避免的陷於一些十分初步,甚至過於微觀生理機制的視野,後來他們有了反省,轉而強調所謂的「轉譯研究」,希望研究能顯現出整體巨觀的臨床意義。

事實上,這些年來世界許多國家的科研體系,也開始強調所謂「社會影響」的重要性,這當然是因為經過幾十年的發展,發現以往那種過於強調「為研究而研究」,認定「研究是純粹而清高」的想法,造成的卻只是「汗牛充棟」但「相對空洞」的許多文獻,近年世界多國的大學,開始進行跨領域的合作,以及更強調教育中實作經驗的重要性,也都是出自對於過去發展的反省。

我們的科研或整體學術研究體制,由於學術成員和制度思維多承襲歐西,當然也同樣有諸般的問題,近年由於經費成長而特別強調績效評核,更造成體制移植的價值錯置,以及創造失根的文化困境,其所顯現的價值對立和內耗疏離,恐怕更是值得我們正視的根本問題。  

话题:



0

推荐

江才健

江才健

81篇文章 5年前更新

《知识通讯评论》发行人兼总编辑;并在台湾大学新闻研究所以及台大、中央、阳明、辅仁大学讲授“科学在文化中的定位与挑战”课程;台湾科技大学驻校副教授级专家。作品有:《大师访谈录》、《物理科学的第一夫人—吴健雄》、《规范与对称之美—杨振宁传》(获2003年科学类著作金鼎奖)、《科学梦醒》(获2010年金鼎奖最佳专栏写作奖、2011年获第三届星云真善美新闻传播奖、传播贡献奖)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