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如果我們凝望著夜空,是否能想像那一整個的天際星辰,都在離我們遠去。一點不錯,如果以當前天文科學的看法,我們整個宇宙都在加速的相互遠離,以一種比較淺白的說法,就是包括我們自己在內的所有宇宙星辰,好像是處在一個氣球表面,隨著氣球膨脹,彼此相對的速度越來越快,相距也越來越遠。

  這個天文學上所謂的膨脹宇宙論,最早是一個美國天文學家哈伯(Edwin Powell Hubble) 提出來的,他相信這個想法的原因,是因為他觀察宇宙天際的星辰,發現他們的光譜都有一個向著紅光的位移,天文學上稱之為「紅位移」,能夠解釋這種「紅位移」的最合理說法,就是這些星辰相對來說,彼此都在相互倒退的遠離。

  有一個可以簡單說明「紅位移」的說法,那就是「都卜勒效應」。在我們的生活經驗中,最容易了解的一種「都卜勒效應」,就是當一輛救護車向著我們開來,它的鳴笛聲音非常尖銳,通過我們後逐漸遠去,聲音就會變得低沈,「紅位移」是向著波長長(也就是低頻率)的紅光移動,代表的就是距離越來越遠。

  宇宙天文學上的「紅位移」測量的當然不是聲音,而是光波,精確的說應該是電磁波,因為那些並不都是我們能看見的可見光波,而這種宇宙學上的「紅位移」,被認為是因為宇宙的膨脹所造成,宇宙膨脹也就造成星辰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

  如果你覺得這些說法還相當合理,不像是玄學,那麼我們就應該停下來,因為如果繼續地往下說,就會越來越像玄學了。

  現在物理學界人都知道,天文學目前是很熱門的領域,如果往未來看,世界上正在進行的天文計劃不少,規劃還要展開的天文計畫也很多,前年有機會到美國一個常春藤盟校的物理系,問起他們當前人數最多的是哪領域,不用說當然就是天文學。

  天文學有一個優勢,它不像前幾十年最熱門的粒子物理,粒子物理討論的問題十分虛玄不說,更大的困難是到底他們發現了什麼,對一般人很難了解,像去年剛得了諾貝爾獎的「希格斯粒子」,大概就沒有人弄得清楚,還好它有一個「上帝粒子」的俗名,拉近了一般人的距離,但是不用去聽他們的理論,絕對聽不懂。

  粒子物理最大的問題還不在理論的玄奧難懂,更關鍵的是他們花錢太多,像是找到「上帝粒子」的大加速器計畫,至少就花了一百億美金,想想當前世界的經濟景況,這樣子的科學未來一定是困難重重。當然現在還是有許多粒子物理學家,積極的在構想建造新一代的加速器,那就有點像當年帝俄沙皇時代,貴婦為了歌劇院中的表演哭得死去活來,卻不知道她們的馬車夫在外面凍得快死一樣。

  目前規劃中的大天文計劃,花錢也不算少,至少也要百億美金,但是天文科學有一個優勢,就是他們所發現的東西,似乎比較容易了解,我們經常可以看到他們發表的宇宙星辰照片,星雲誕生照片,甚至還有黑洞的照片,這些色彩繽紛奪目的照片,總是能夠引人入勝,但是卻沒有人去深究,宇宙星辰真的是那樣色彩繽紛的嗎?

  這些根據玄奧理論以及一些由浩瀚宇宙裏偶然接收到的電波訊號,再利用電腦重新建構而產生的宇宙星辰圖象,到底有多麼真實,雖然沒有受到質疑,但是這個領域終究也不可避免要面對經費預算的問題,最近一些規劃中的天文科學計畫,經費就出了問題。

  這些發展代表的正是近代科學脫離自然哲學的一個思想分野;近代科學強調客觀証據,摒斥根源於人類感官經驗的自然哲學,這些客觀証據來自探測儀器,而這些探測儀器的所謂標準,卻無一不是人類主觀概念下的產物。

  這樣就牽涉到一個價值的問題,也就是說到底什麼樣的科學証據是有價值的。長久以來,科學證據的價值,主要建基在所謂的「可重複性」,但是在一個人為控制的狹小範圍中,所建立起的那一種簡近因果的可重覆性,對一個完整體系的意義何在,依然是多有爭論的。

  最近在英國的《自然》雜誌上有一篇文章,談到近代生物學的研究,已經不注重自然歷史的層面,學習近代生物學的課程,主要是分子生物學,基因學,實驗生物學以及生態模型等等,但是對於生命現象來說,真正重要的還是整個有機體的生存意義,不只是那些細小分子以及基因所顯現的實驗數據。

  如果有人認為,這些爭辯與科學進步有什麼關係,那麼我們就要再問一句,到底什麼叫「科學的進步」?是不是有越來越多的數據,有越來越多的圖像,就可以回答越來越深刻的問題,就當然又回到一個價值的問題。

  目前的科學的看法,或者更準確的說是部份主流科學的看法,當然高懸的是追求越來越多數據的唯一指標,但是這樣的指標,由醫學到生態環境領域,都引起了爭論,所謂的「過度診斷,過度治療」,已是近代醫學中的熱門議題,對生態環境的人為控制,會不會造成「得隴忘蜀」的不可預期負面結果,也啟人深思。

  在我們文化中,過去的傳統一向講究一種宏觀的(holistic)視野,由醫學到天人之際,莫不如此。面對近代科學迷於微觀的危機,甚至是一種困境,我們豈不應該更加省視自己所擁有的豐富文化遺產。

话题:



0

推荐

江才健

江才健

81篇文章 5年前更新

《知识通讯评论》发行人兼总编辑;并在台湾大学新闻研究所以及台大、中央、阳明、辅仁大学讲授“科学在文化中的定位与挑战”课程;台湾科技大学驻校副教授级专家。作品有:《大师访谈录》、《物理科学的第一夫人—吴健雄》、《规范与对称之美—杨振宁传》(获2003年科学类著作金鼎奖)、《科学梦醒》(获2010年金鼎奖最佳专栏写作奖、2011年获第三届星云真善美新闻传播奖、传播贡献奖)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