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我們現在朗朗上口的所謂「科學、科學」,意念中總認為就是我們人類對宇宙的認知,其實這其中是有瑕疵的。自有文明以來的人對宇宙認知,一般稱為「自然哲學」,我們現在口中的「科學」,在人類歷史中是新生事物,頂多不逾四百年光景,但是因為「科學」的一種特質,使得它很快脫穎而出,成為現今主流的自然思維。
  「科學」脫穎而出的主要特質,是它認知方式的所謂「實證」作爲,這種「實證」作為所建立起的事務「因果效應」,由於是在一個「簡單與趨近」的規範下施作,因此其「應用」效果十分明顯,促成器械工具發明,造就出「技術工具產業化」的巨大影響,也使「科學」在近代世紀中坐實強勢主流的不二地位。
  近世「科學」面對人類過往古文明的「自然哲學」,雖說在「實徵致用」上顯出其優勢力道,但是也有許多借鑑古文明思維之處,譬如近代科學的化約論,與希臘自然宇宙哲學傳統中,所謂追尋宇宙最小結構物的思維,可謂一脈相傳,當然科學之與古希臘自然哲學斷裂脫鉤,除實驗檢證作爲之外,還有一來自精確數值描述的分歧。
  科學精確數值描述的特值,最具代表性的是由牛頓皇皇巨著《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所揭櫫,其所用以描述宇宙星辰以迄地表物體運動的預測能力,界定了科學數值描述精確性的意義與能力,也是近世科學與傳統自然哲學「分道揚鑣」的標的。舉例而言,譬如希臘自然宇宙哲思傳統中的風火土水,以及它們各自賦予的濕暖乾涼的官能感受,便逐漸被更精確數值的概念所取,因為近代科學的新思維,是摒棄過往無所節制的不可靠純感官推理,進入精準測量描述的反「理性」(純粹推理)思維,也造成近世科技離開感官經驗愈益遙遠的大趨勢。
  數學精確描述的優勢性是無庸置疑的,尤其在物理性質固置的宇宙現象,更充分展現其優勢,這也正是科學在近世以來成功的主要道理,而且這種成功也還會在此些固置現象的應用方面繼續發展,因為相關的物理性質探索空間還有餘裕,經濟需求也還有動力。
  但是在面對宇宙與生命的現象方面,科學過往的成功其實也預言著未來的困境。過往科學成功的一個道理,是它控制「因果」與「實證」的辦法,是在一些「因果簡近」,容易「線性關聯」的事物上產生顯著效果,但是在相對比較「簡近」因果問題解決之後,一方面面對了比較面貌繁複,多重因果關聯的問題,以往成功的模式便要遭遇困難,此外,過去以「簡近因果」處理的問題,往往隨時間長久而產生新的「因果困境」,此時以往的處理模式也會遇上問題。
  兩個當前的例子可以說明此些問題,一個是比較常討論的所謂地球溫度暖化問題。地球溫度的暖化是標準的多因果複雜問題,但是目前的面對態度,完全是科學的單一因果思維,也就是找一個單一、甚至是最爲「簡近」的「因果」來思考,而且也進一步要用科學思維尋求解決辦法。
  地球溫度改變的問題,目前似乎是爭論不大了,但是造成的原因則是莫衷一是;主流說法是溫室效應,「簡近」的「因果」便是「二氧化碳」與「溫室效應」,這完全是一個標準的「科學」的「線性」思維,而且在其他變數受控的情況下,此一模式似乎相當合適,所謂控制「碳排放」的思維,也就顯得無比正確。
  其實地球是標準的一個複雜多因系統,以如此一個「單一因果」的思維界定,如何能窺其全貌,因為在大氣之中影響地球溫度的,就不止二氧化碳一端,大氣之外,也還有海洋溫度影響的變數,怎麼就「一錘定音」的都敲在「二氧化碳」頭上。
  但是當下這個科學思維的結論卻是振振有辭,說他們預估的數據都吻合實際溫度測量,因此就更大膽的以統計外差法,加上電腦數值模型,推算出多少「二氧化碳」數量,在多少時間會造成地球多大的影響,標準是「簡近因果」的線性思維。其實知情者便知,近些年所謂的地球測溫,有停滯或降溫之勢,於是現在有新的說法,叫做「極端氣候」,其實「天有不測風雲」,古已有之,氣候的變遷無常本來是自然的「常態」。
  另外一個事例是癌症治療。近代醫學面對癌症,幾乎可說是一個「束手無策」狀態,美國由上世紀七十年代開始的所謂「抗癌戰爭」,歷四十年已宣稱未能成功。今年九月間英國《自然》雜誌刊出一篇專文,作者是英國、印度與加拿大的三位癌症專家,文章主旨是說,癌症最需要的是身心關照,不是新的藥技治療,文中關鍵的一段指出,全球富裕國家推展抗癌的新藥物、新手術以及新放射治療技術,最好狀況下也已無可持續,2011到2015年發表的277種治癌藥物療法的臨床報告,只有百分之十五治療對病人生存期或生活品質,帶來有意義的改善,而且愈是昂貴的藥物,治療帶來的臨床效果愈差。
  癌症正是一種標準的複雜多因問題,其實人體生理現象,本來是一種複雜多因系統,但是一些急迫性危害生命的疾病,譬如嚴重細菌感染、外科創傷問題,立即的「簡近因果」思維處理,是有效果的,這也是有些專家指出的,所謂近代醫學的「神奇子彈」,抗生素便是最具代表性的「神奇子彈」,但是造成近年全球疾病致死中三分之二的,卻是癌症以及其他一些系統功能性的問題,面對這些生理疾病,近代醫學漸漸也意識到過去「堅壁清野」思維的誤謬,領略到「順勢共生」的優勢。
  全球溫度問題以及癌症性疾病,都是科學思維認識中的誤區,目前主流思維依舊處於「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未識「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话题:



0

推荐

江才健

江才健

81篇文章 5年前更新

《知识通讯评论》发行人兼总编辑;并在台湾大学新闻研究所以及台大、中央、阳明、辅仁大学讲授“科学在文化中的定位与挑战”课程;台湾科技大学驻校副教授级专家。作品有:《大师访谈录》、《物理科学的第一夫人—吴健雄》、《规范与对称之美—杨振宁传》(获2003年科学类著作金鼎奖)、《科学梦醒》(获2010年金鼎奖最佳专栏写作奖、2011年获第三届星云真善美新闻传播奖、传播贡献奖)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