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月前沸沸揚揚一陣的台灣大學教授論文作假風波,引起許多議論,社會訝異於一般認為在台灣學術有代表地位的台大,居然出現如此問題,且除了論文數據作假,還牽扯出是否該共同掛名的分際問題,最後甚至爆出掛名的利益買賣醜聞,可謂斯文掃地,莫此為甚了。
  此一學界醜聞並非新鮮之事,多年來就發生過,近些年也有好幾件,情節各不相同,處遇不盡一致,此事一起,學界自省的聲音,有由制度面說要加強學術倫理教育,有謂論文作業的瑕疵,有其無法極求零容忍的困境,更有嚴整其事,追求絕對零容忍的凜然之論。
  學術研究的演成今日格局,與近代科學的發展有其關聯。中國傳統的討論思想問題,自有文章或專書的寫作,西方文化也無不同,就是在科學領域,如果看早年牛頓的《自然宇宙的數學原理》,也是浩瀚萬言,成一家之論,論文的寫作形式則是漸漸演進而成。
  其實到上世紀一戰之時,近代科學發展雖說起始過了兩百年,對於科學專業訓練的規範還不嚴整,英國在一戰前對於博士訓練也不大看重,只因為看到一戰中德國軍事技術表現優異,才引進了德國開始較早的博士訓練,不過一些老牌的大學不頂喜歡,像牛津大學雖說引入了博士學位,還不以為然地將之稱為「那種德國的學位」。
  二戰後國家建立起制度化的科學資助體系,可說是制約論文寫作發表需要的起始,這與國家公共資金投入科學研究的正當化訴求有關,如今論文寫作及發表,又與近時學術體制規範密切相關,一般來說「粥少僧多」競爭有限資源,正是當前論文諸多問題的根源所在。
  「粥少僧多」源頭是二戰後進入科學學術領域博士人數的暴增,我認識的已故美國眾議院科學委員會布朗(GeorgeBrown Jr.)曾說,二戰之後美國博士人數的增加,超過人口成長比例,而這種成長是科學研究經費暴增造成的一種市場效應。根據經濟合作發展組織做的調查,過去十多年,其會員國科學博士人數每年增加百分之四十,因此雖說經費大增,還是「粥少僧多」。
  現在一個博士訓練,上軌道的至少要六到八年時間,但是完成博士訓練並不是自動就具備了做出有創意工作的能力,因此目前許多得到博士學位的研究者,最終並不能在學術領域裡找到終生職位,四十年前美國生物科學博士能獲得終生研究職位的,還超過百分之五十,近年則不到六分之一。為了生存,也為了爭取經費資源,論文出問題的案例也就愈來愈多。
  一些人的印象中,也許認為論文造假應該在科學比較落後的國家,事實上未必如此。近十多年來比較有名的,譬如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研究院出身的明星科 學家許翁(Jan Hendrik Schön),在超導材 料研究方面的捏造數據,許翁為此付出嚴重代價,他丟掉當時在美國貝爾實驗室的工作,甚至康士坦斯大學還取消他的博士學位,目前不知所終。另外就是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免疫學家帕希亞斯(Luk Van Parijs),他因為數據造假遭到解職,離開學術工作。
  另外更加轟動一時的是韓國生物醫學家黃禹錫,他在二○○四和二○○五年的兩篇胚胎幹細胞複製研究成果,幾乎讓人認為他會成為韓國有史以來最可能得諾貝爾獎的人選,後來發現他的實驗樣本和數據都有問題,雖然成功複製出了狗,但那兩篇論文卻成為一樁醜聞。
  黃禹錫喪失了在首爾國立大學的工作,但現在依然在韓國從事動物複製研究。最近的出名案例就是日本理化研究所的小保方晴子,她在《自然》雜誌發表創製幹細胞的論文,涉及數據不實,經調查後小保方晴子承認數據造假,《自然》雜誌撤銷了她的論文,早稻田大學取消她的博士學位,還造成她指導教授笹井芳樹自殺的悲劇。
  生物科學是現今最熱門的科學領域,正是因為這門科學似乎能直接帶來社會裨益,那就是了解生命機制而帶來醫療進步。但這門科學所探究的生命現象高度複雜,二○○六年《自然》一篇專文〈複製的麻煩〉說得很清楚,當前生物科學由於實驗程序複雜,由樣本處理、試劑製備到數據判讀,都有許多難以解決的先天困境,也造成一些實驗再重複的困難,一些物理科學也有同樣問題。
  一九六○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得主梅達沃爵士(Sir Peter Brian Medawar)曾說,所有的科學論文都是詐欺,因為把假說經實驗得到結論的研究,描述成一種順理成章的過程,而事實上這些過程大多是雜亂不清的。這也是一些科學家聲稱,絕對零容忍不可能的道理之一。
  目前被提出討論的重大論文造假案,都是一流學府動見觀瞻的重要研究,可說冰山一角,科學實驗領域裡流傳的說法,許多無關宏旨的研究,其中數據有多少問題,實在難以深究。最近由於追查軟體的進步,也由於對於學術倫理的重視,由汗牛充棟論文中被舉發而遭撤銷的論文,數量增加很快,過去十多年增加超過百分之十,由於科學研究都集中精力於驗證結果,沒人願意做再查核的工作,問題比想像的嚴重許多,《經濟學人》一篇專文指出,一個生技公司查核五十三項具有重要代表意義的癌症研究,發現居然只有六項可以重複。
  學術事業也是人間俗事,沒有絕對完美的可能也許我們應該問,國家投入公共資源支持學術研究,所為何來。在當前科學本身由理論到應用也都面臨巨大挑戰的時候,太著重於要求論文的發表,或者太看重論文數量以及引述的統計意義,恐怕也只會更增添鋌而走險的科學造假罷了。 
话题:



0

推荐

江才健

江才健

81篇文章 5年前更新

《知识通讯评论》发行人兼总编辑;并在台湾大学新闻研究所以及台大、中央、阳明、辅仁大学讲授“科学在文化中的定位与挑战”课程;台湾科技大学驻校副教授级专家。作品有:《大师访谈录》、《物理科学的第一夫人—吴健雄》、《规范与对称之美—杨振宁传》(获2003年科学类著作金鼎奖)、《科学梦醒》(获2010年金鼎奖最佳专栏写作奖、2011年获第三届星云真善美新闻传播奖、传播贡献奖)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