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近代科學的博士研究是由德國起始的,但是當時做科學研究的人對之並不重視,以十九世紀德國著名的化學家李比(Justus Liebig)爲例,他的博士學位就是買來的,而且此一學位也無關乎他科學的成就。二十世紀一戰之後,英國見識到德國在戰爭中展現的科技成就,才引進了這個博士研究制度,但是並不特別欣賞,英國最老牌的牛津大學還不屑地將之稱為「那種德國的學位」。
  但是一個多世紀之後,博士研究的訓練以及博士論文的審核通過,已經成為做科學研究的門檻,不跨過這個資格門檻,就不能進門從事研究。在我們的環境中,博士有點像歷史中的科考中舉,而博士之名亦大大加深了這個頭銜的尊貴,其實現下的所謂博士訓練內容多半不博,更常是研究一個特別專窄的題目,說它是專士或許更加貼切,當然說成窄士也許就有點過甚其辭。
  最近英國的科學期刊《自然》雜誌,對於當前的博士研究以及博士論文,作了一些探討,原因是這個制度是現今科學研究人才的根源,這種訓練是不是有意義,是不是能培養有創意想法的研究新血,都與科學研究的成效息息相關。
  根據《自然》雜誌專文所統計的數以百萬計博士論文來看,真正仔細閱讀完論文的平均人數只有一• 六人,其中還包括了作者本人在內,這正代表著許多的博士論文,只是爲了取得一個入門研究的資格,對於科學知識的交流與進展,貢獻不大。
  在《自然》雜誌的專文中,討論自己博士論文的科學家,許多人的論文一直是束諸高閣,有些認為自己當年不夠成熟,不願意回首那段經歷,但是如果你看到一些新科的博士,總會發現他們的躊躇滿志,似乎鴻圖大志盡在眼前。
  當前博士資格的審核通過,各國制度也不相同,拿英國來說,在過去博士研究人數不多的年代,常是需要在有份量的期刊發表幾篇論文,這比起自己選定一個題目,完成研究寫出論文送審,要來得更加紮實,也更容易真正開始比較有意義的研究。諾貝爾物理獎得主丁肇中曾經很嘲諷的告訴我,許多人永遠是在重複他的博士研究。
  這樣的說法正說明了,真正的一流創新思維並非容易。就智識的常態分佈來看,具有特殊智能的人本來不會很多,有時候也有因於歷史條件,因此斷不是勉力唸完幾門深奧課程,再爲寫論文去找一個題目的博士訓練,可以竟其功的。
  但是自二戰以來,由於國家大力支持科學研究在先,後來也支持整個學術研究在後,逐漸演成的一個大趨勢,使得當前的學術體系,已經是井然森嚴,入門的博士研究與論文評核是其一,爾後的計量評點規範是其二, 此固然維持了一個所謂整齊的學術水準,可以量化的交待此一學術作爲對於社會的貢獻,卻也不可避免要生出許多問題。
  近半世紀來國家以經費大力支持學術體系成爲常態,而此一趨勢又只進不退,就如我認識的已故美國眾議院科學委員會主席布朗(George Brown Jr.)撰文說的,研究群體膨脹是經費擴張的一種市場效應,此種趨勢的不可能無限制擴張下去,自是當然,尤其世界經過半世紀資本市場經濟的擴張發展,已顯現疲態,許多經濟體已在寅吃卯糧,對科學與學術的支持如何可能無限制擴張,此由近年來美國的國家衛生院以及一些國家實驗室的經費遽降,可見一斑。
  此次英國《自然》討論博士論文的專文,也反映了這種世界的大氣候,他們所訪問的一些科學或學術人物,雖說博士訓練給他們帶來裨益,也知道他們當年是佔著一個難得的天時條件,就是「生之者眾,食之者寡」,因此今日進入博士訓練的研究者,便應該有新的思維。
  《自然》雜誌專文指出的幾個問題,一個是博士論文越來越長,他們分析了一個蒐集四百萬篇博士論文的資料庫後提出的數據顯現,在生物、化學和物理的博士論文,1945年到1990年博士論文增長到200頁左右。太長的論文有許多問題,其中之一是少有人能仔細完整的看完,甚至包括評核論文的評審人,《自然》的文章雖然指出來,現代科學的許多複雜分析內容,也許造成了論文的冗長,但這正是近代許多論文的本質,雖而有許多分析資料,卻缺乏真正獨特的思維視野。
  《自然》的專文也說,現在的博士資格考核,許多流於形式,而一些博士論文之所以要寫的很長,是因為害怕文章太短會被評審人認爲份量不夠,於是想辦法在其中增添資料,說的直白一些,就是一些論文寫的很長,不過就是多引用了別人的資料,這使我想起一個故事。
  楊振寧到美國唸書,進了芝加哥大學的物理研究所,當時他是想要做實驗工作,但是楊振寧不但十分不擅長於動手,還總在實室中惹出麻煩,於是轉而找了有美國氫彈之父稱號的泰勒(Edward Teller)指導。泰勒是一個十分強調直覺的科學家,他的想法很多,也很大膽,楊振寧沒有完全追隨泰勒的風格,他很快自己做出一個理論工作,泰勒看了覺得很好,要他就用那個工作做博士論文。
  楊振寧的那個研究思路清晰,文章並不長,泰勒於是要他去弄得稍長一些,結果幾經增修,變成一個十頁左右的文章,楊振寧就用這一篇較短的文章,通過他的博士資格審核。多年之後泰勒回憶此事,說他一生指導過許多的博士論文,楊振寧的那一篇是他指導過最短,卻是最好的一篇論文。
  當然,科學的世界裡沒有幾個楊振寧,一般人當然還是弄長一點比較保險。事實上,現在許多人唸了博士,留在學術研究路上的,在美國也只有半數,所以現在的博士研究,也強調純粹學術研究之外的管理溝通、企業精神以及團隊合作的訓練。
  博士頭銜並不是做出創意工作的保證書,其實跨出學術之外的世界,更是海闊天空的。
话题:



0

推荐

江才健

江才健

81篇文章 5年前更新

《知识通讯评论》发行人兼总编辑;并在台湾大学新闻研究所以及台大、中央、阳明、辅仁大学讲授“科学在文化中的定位与挑战”课程;台湾科技大学驻校副教授级专家。作品有:《大师访谈录》、《物理科学的第一夫人—吴健雄》、《规范与对称之美—杨振宁传》(获2003年科学类著作金鼎奖)、《科学梦醒》(获2010年金鼎奖最佳专栏写作奖、2011年获第三届星云真善美新闻传播奖、传播贡献奖)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