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現下的學術體系,常常自詡於其評核制度的嚴整有度,但是在實際運作上,卻是另外一個面貌,甚至其內在機制已然顯現其不可避免的負面效果,原因是整個制度龐巨,審核機制雖看似有規有節,但是其中因體系與結構而來的偏愛,已經造成對於創造思想的囿限,成為一個必然之惡。
  近代的智識評核制度,可以說起源於英國,目前這種學術評核制度,就是沿襲自英國在十九世紀的發展。一八三O年代,當時著名的通才知識人,劍橋大學的教授和科學哲學家威維爾(William Whewell)向倫敦的皇家學會建議,針對在皇家學會期刊發表的文章,撰寫評論報告,使得原來的文章有更多有趣內涵,而引起閱讀興趣。
  威維爾是英國有名的科學支持者,英國雖說有牛頓這樣在力學與光學方面做出先驅工作的科學代表人物,但是古典人文傳統十分強大,對於科學的研究其實是有著質疑和輕藐的。這種社會文化氛圍的一個例證,就是在英文字之中,科學家(scientist)這個字出現的很晚,而提出要仿效藝術家的 artist ,用 scientist 來形容「物質世界的研究者」的人,正是威維爾,時間是一八三四年,那時離牛頓在一六八七年發表他《自然宇宙的數學原理》,已接近一百五十年。
  威維爾提出的爲研究文章撰寫評論報告,構想是沿自巴黎的法國科學院,法國科學院給法國國王撰寫新發明和新發現的評價報告,當時已行之百年,獲選成為法國科學院院士的研究者,能享有名聲與國王賜與的財富,名利雙收,威維爾欣賞法國的制度,也認為這些重要「專家」的評論報告,會讓英國的科學研究如同法國一樣,得到很大的助益,也是在那之後,英文中才引入了expert (專家)這法國字。
  科學在英國的受到壓抑或輕藐,有許多歷史過程,譬如十九世紀初便有柯立芝(S.T.Coleridge)和邊沁(J. Bentham)的浪漫主義與功利主義之爭論,十八世紀末則有阿諾德(Mathew Arnold)和赫胥黎(T.H.Huxley)的人文與科學論戰,在這些爭論之中,浪漫主義文學家和詩人柯立芝以及古典文學教授阿諾德,都是高高在上,批判推展社會進步法學思維的邊沁以及推崇科學和創立科技學院的赫胥黎,在英國社會中,科學教育長久的被看做是職業訓練,尤其應用科學一直認定為劣等學科,英國劍橋大學也是遲至一八五O年才開了一門自然科學課程。
  在英國的強大人文傳統中,威維爾的倡議遭遇不少困難,首先是如果要對研究發現文章撰寫評論報告,自然會造成研究者的不快,因爲說到底研究者才是發現思想的原創者,當然威維爾的原本用意,並非著眼評核審查,主要是讓科學研究結果更受到社會重視。
  這種爭議使得英國頭一篇這樣的評核文章,幾經波折才能公開出現,但是這篇評核文章中,並沒有任何的負面意見,而在英國的這種評審人制度,一直與法國很不一樣,不但沒有負評,後來也都是不具名的,因為在英國公開具名的批評,被認為很「不紳士」。
  這樣的評審人制度在發展的很慢,而且評核文章的匿名發表,在英國也慢慢的成為一種傳統,其影響延續迄今,譬如英國最有影響力的新聞雜誌《經濟學人》,就是一本文章完全沒有署名的雜誌,英國頂尖的科學期刊《自然》雜誌,也是遲至一九七三年才建立起同儕評的制度。
  評審制度的發展,與二次大戰之後政府開始以大量經費支持科學研究密切相關,以美國為例,二戰之後政府支基礎科學研究的經費,十年之中增加了二十五倍,科學社群建立起此種自我評審制度,是希望能維持本身的自主性,而那樣的評審人制度,漸漸就轉變成為現今學術界的「同儕評審」,「同儕評審」制度的嚴整發展,雖說似給學術體系帶來一種嚴格標準,同樣也就無法避免扼殺創意的結果。
  英國最具代表性的科學期刊《自然》雜誌,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在《自然》雜誌擔任總編輯二十二年,一手建立起《自然》雜誌同儕評審制度的麥道克斯(John Maddox),對於這種制度就十分警惕其事。他嘗說的故事,就是一九五三年華生(James Watson)和克里克(Francis Crick)那篇造成近代生物科學革命的論文,如果是面對後來的評審體制,一定是無法通過的。當年是他們實驗室的主任布列格(William Brigg)寫推薦信,讓他們的文章得以刊登。
  今日學術評審制度的形塑發展,正是源自二戰之後各國的大力投資科學研究。我很認識的已故美國眾議院科學委員會主席布朗(George Brown Jr.)曾在一篇文中說,「二戰以來,美國擁有博士學位科學家的增加,遠超過全國人口成長的速度。」「基礎科學研究群體的擴展,基本上是研究經費增加的一種市場效應。」半世紀以來,這種研究群體的擴張不獨只在美國,已是全球的發展趨勢,研究人口的愈來愈多,審核制度就無可避免的成為汰劣擇優的依據。
  對於同儕評審,目前在學術體系中已然多有批評,認為此制度常偏頗其事,扼殺創意,這也難怪愛因斯坦一九三二年面對其論文被送交評審而感到憤怒,一九九七年得到諾貝爾物理獎的朱棣文說的好,「我們要的是解決問題,讓我大膽的說,我們不再只追求科學論文。」
  今日的學術發表體系,因拜網路便利之賜,已經開始有了沒有同儕評審的論文網上公開發表期刊,也有網上的期刊,將論文的評審意見公開,這些發展看似標示著,一個不受過去已然僵化評核制度新時代的來臨,但是不是因此有更多的創意迸發,我們只能拭目以待。
话题:



0

推荐

江才健

江才健

81篇文章 5年前更新

《知识通讯评论》发行人兼总编辑;并在台湾大学新闻研究所以及台大、中央、阳明、辅仁大学讲授“科学在文化中的定位与挑战”课程;台湾科技大学驻校副教授级专家。作品有:《大师访谈录》、《物理科学的第一夫人—吴健雄》、《规范与对称之美—杨振宁传》(获2003年科学类著作金鼎奖)、《科学梦醒》(获2010年金鼎奖最佳专栏写作奖、2011年获第三届星云真善美新闻传播奖、传播贡献奖)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