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根據物理學家以及宇宙論學家的說法,探究我們所生存宇宙世界的狀態,其間一定存在著一些我們弄不明白的物質,這其中有百分之二十叫做暗物質,另外還有至少百分之七十五的叫暗能量,簡單來說,就是我們現今物理科學所探究的,只是整個宇宙物質的百分之五,而且對於這少量的物質,也還有許多弄不清楚的地方。
  因此現在所說的科學,頂多就是由我們所能探究到百分之五的物質,得到對於宇宙的一點認識,如果目前對宇宙的認識都是可靠的話,那麼這樣一個知識體系所認知宇宙的真確性,最多也只有百分之五的可信性。
  當然科學的成功是有其道理的。科學在可以控制條件的範圍中,能夠很清楚的解釋物質的因果關係,也能夠很明確展現出這些因果關係的運作,這正是近代科學成功的關鍵道理所在,那就是「實證」,因此我們常說「近代科學」是「實證科學」。
  實證科學的可靠性,基礎是科學運作現象的可以重複,也因為有這樣可以重複發生的現象,科學知識也因此有了很強的應用性,產生出許多來自科學知識的應用技術,讓我們能改變運用自然宇宙物質的辦法,現在耳熟能詳的科技文明,也就因此而來。
  但是科學的這種可以控制並造成重複發生的現象,並不是普適於諸事萬物,一般來說,因果單一簡近的現象,科學就處理得很好,但是面對複雜性高,多重因果關聯的事物,科學處理起來便有其先天的不足,其所得到的因果認知,便會出現片面局部的困境,其所產生的應用處置,也就常要碰到問題。
  我們可以舉一個比較熱門的例子,那就是現下討論甚多的所謂「全球暖化」問題。地球暖化問題,是一個標準多因果關聯的複雜問題,但是科學的思維很簡單,就是把這個複雜的問題,簡化為是由一個主要單一因果造成的,也就是把二氧化碳當作單一的主要肇因,來解釋所謂「地球暖化」的問題。
  就科學的思維來看,這是最自然合理的方法,就是面對一個問題,建立起一個主要的單一因果的關係。但是地球溫度的改變,卻是一個事涉萬端的高度複雜問題,牽涉到的,不應該只有目前主流思維所著眼的「二氧化碳」效應,還有許多其他的因素。
  以目前對所謂「暖化」問題的討論,談及了大氣中的其他因素,譬如說同樣是因人類活動引起大氣汙染懸浮煙塵的降溫影響,譬如說海洋洋流改變對地球溫度的影響,另外對於目前所測量溫度,其時間長短的尺度意義問題,也有不同意見,正因為有這許多不同看法,所謂的「地球暖化」,其實在科學上是一個沒有共識的問題,在社會政治層面,當然難免要引起一些爭議。
  提出「地球暖化」的真實問題,主要是藉之說明,科學思維的長處與盲點,其實是科學的「一體兩面」;也就是說科學的長處,同樣也就是科學的短處。
  科學的長處是可以很清楚建立起一個問題的「簡近」因果關係,因此科學成功的前題,就是其面對問題的「因果」要「簡近」,一但面對複雜多因關聯的問題,科學的長處就成為其短處了。
  科學處理「簡近因果」的成功,造就了一個以科學思維為基礎的近代紀元,這個近代紀元由歐洲文藝復興以降,因著大航海時代的海上貿易,加上近代科學接續而起的殖民擴張,到十九世紀的橫掃拉美以及亞非,可以說達到一個頂峰,一直到二十世紀的一次世界大戰。
  對於這個因科學而起近代紀元的興起與困境,討論很多,離現今較近的,是 一九九二年當時捷克總統哈維爾(Václav Havel)在瑞士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的演講《近代紀元的終結》。哈維爾在這個演講中,以共產主義的垮台,作為這個客觀推理思維快速發展紀元終結的象徵,因為共產主義如同科學推理思維的近代紀元,都是希望以客觀推理思維,找到一個宰制宇宙萬物的單一普適理論,以這個思維理論去控制整體社會的生活。
  哈維爾說,共產主義不是被軍事力量擊敗,是被將多元、真實的人類經驗,禁制在單一意識形態的反抗擊敗,這個由客觀推理思維所建構起來的近代紀元,雖說在地球上創造出一個科技文明,但這個文明已面臨發展極限,造成諸般問題,前景是萬丈深淵的危機。
  他認為科學的客觀思維模式,給予我們的是對於世界一種去除個人主觀感受的描述,這些描述追求的是推理思維的絕對性,帶來許多可能摧毀我們的結果,而我們面對這些科技的致命後果,只將之視為技術上的瑕疵,認為只要有更多更好的技術就可以解決。
  哈維爾認為,人類必須面對這些迫在眉睫的危機,重建人類在客觀思維之外的真實感受;如對於價值正義的堅持,對於差異個體的尊重,以及追求生命中品味的智慧,不再只尋求更多解開宇宙奧祕的知識技術,提升人類其他形式的經驗,使之與科學知識等量齊觀。
  說到頭,以人類認知能力極為可能的有限性,繼續無限度追求客觀推理思維,戮力於開發建基其上的技術,可說是相當盲目的。我曾將當前高科技產業的競爭,比喻其發展好像是一種少年飆車的行為,追求的只是速度標準的極致,卻沒有深究到底要達到的目的地何在。這樣的高科技,其實是低智慧的。
  我曾見過一次罹漸凍症的英國宇宙論科學家霍金曾說,人類會被三件事毀滅,其中的人工智慧以及人類追求開發野心這兩件事,確實是十分有道理。我們應該意識到,其實對於宇宙的認識,科學最多也只有百分之五的視野。
  
话题:



0

推荐

江才健

江才健

81篇文章 5年前更新

《知识通讯评论》发行人兼总编辑;并在台湾大学新闻研究所以及台大、中央、阳明、辅仁大学讲授“科学在文化中的定位与挑战”课程;台湾科技大学驻校副教授级专家。作品有:《大师访谈录》、《物理科学的第一夫人—吴健雄》、《规范与对称之美—杨振宁传》(获2003年科学类著作金鼎奖)、《科学梦醒》(获2010年金鼎奖最佳专栏写作奖、2011年获第三届星云真善美新闻传播奖、传播贡献奖)

文章